《Match Point》和伍迪艾伦
Apr 13, 2017 • Less than a minute read首先要说的是,这是一部伍迪艾伦的电影,拍摄于2005年。在谈论伍迪艾伦的电影作品时,是不可能不说到这位导演的。这位已经81岁的导演在全世界拥有众多拥趸,很多国内的文艺青年都喜欢或者装着喜欢谈论他和他的电影。说实话,我不是很了解他和他的作品,因为看得很少,比如大名鼎鼎的《安妮霍尔》就没有看过。豆瓣上关于他的介绍是这么说的:
伍迪艾伦写作的主题不外乎死亡、性和不道德行为,他善于吸收无声片喜剧的优点,配合自己一套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机智对白,尤其是纽约知识分子式的机智。其讽刺对象上至政治、文化、宗教、性,下至电影、电视、犹太人习俗等等。如果不懂得、不理解片中的人物和环境,他的那种“内行人笑话”的幽默感将无法理解。所以他的作品很受美国观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欢迎,在非英语国家则有所隔阂。
我觉得我还不知道什么叫知识分子的机智与幽默,所以对他的电影都是敬而远之。昨天晚上偶然在腾讯视频上看到了《Match Point》,这是我第一次看他的电影。影片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有时候运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人们总是不愿意相信这一点。主角是个穷小伙,运气不错,结识了一个富家小姐,为了能够进入上流社会而愿意去迎合,从而获得了她的青睐以及她家庭的支持,继而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上了人生高峰。而由斯嘉丽饰演的性感姑娘该开始的运气也不错,认识了富家小姐的哥哥,但是不愿去迎合婆婆,最终分手。这两个背景相似的男女却吸引在一起了,主角一边是游刃有余地欺骗妻子,另一边上演着不道德的偷情。故事不可避免的走向了不可控。像这种的故事情节,估计大家都烂熟于心了吧。偷情被发现,然后这个渣男突然之间变得一无所有,惨不忍睹;又或者是偷情的女方威胁男方,男方为了保住荣华富贵谋杀了女方,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后锒铛入狱,接受正义的审判和良心的谴责。不管怎样,都是在为偷情是不道德的论点做背书。从结构上说属于经典设计,故事的发展是由一系列因果关系驱动的,叙事时间是线性的,没有出现不连贯,最后走向一个不可逆转的结局。如果电影是这样的话,就不会出彩了,开头的那段旁白就显得毫无意义了,也不会是伍迪艾伦的电影。我在看到一半的时候,都想放弃了,觉得自己已经想到结局了。看来我真的不了解导演啊,同时作为电影的编剧,伍迪艾伦没有让故事落入俗套。女方因偷情而怀孕,想和男方永远在一起。显然男方不想为了她去放弃现有的富裕生活,所以策划了一起谋杀案,将女方杀害了。由于种种机缘巧合,更确切地说是运气好,警方草草结案,男方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除了良心上的。剧中的主角是没事了,逍遥法外,可我们这些观众看到了他的所作所为,心中却承受了在剧中失位的正义所带来的压力。
还有一点是我想说的。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居然会对这样的主角产生同情心理,这一点让我有点震惊。这样的渣男、凤凰男还值得同情,是不是我的道德或是我的三观出现问题了。其实不是的,我这样的好青年怎么会三观不正,哈哈。我觉得主要是男主角所表现出来的欲望包括物质欲望其实也是我们心中的一部分,是人性的组成部分。这些不道德行为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可能发生。而在这些事情发生在男主角身上的时候,我们会不忍心看到即将到来的悲惨结局。我不知道女性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会不会也也有这样的感受。我估计是不会的,毕竟最后的得利者是男主角,而不是女主角。这种同情心理不是说我认同这些不道德的事情,而是认识到爱和欲有时候是很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