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1 - 连续介质力学
Jan 7, 2016 • 1 min read最近在读 Ted Belytschko 等人编写的《Nonlinear Finite Elemens for Continua and Structures, Second Edition》,刚读完第三章连续介质力学,对此有些体会,但更多的是疑惑。故先记录如下,以免日后忘却。
虽然是固体力学专业,但我以前没有系统地学过连续介质力学,快毕业的时候看完这一章,突然觉得有点惭愧啊。以前零零碎碎地学习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以及结构动力学等知识,现在感觉是以管窥豹,对固体力学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脉络式的认识。这些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个子集,分别对某个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包含了一系列的假设。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小变形假设,在这个假设下,方程或公式可以得到简化,因此便于理解和掌握。所以以往的认识是针对一个特殊情况的,不适用于整个情况。当然这个状态是可以理解的,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由易到难,尤其是工科生。
这一章的内容不多,但比较基础。从材料的变形开始,提出两种描述方式,即 Lagrange 描述和 Euler 描述,然后介绍在这两种描述下的应变度量,应力度量,接着是两种描述下的守恒方程,最后介绍了变形梯度的极分解以及客观率(框架不变性)。在这一过程中,考虑到大变形、旋转和刚体运动,应力应变度量与以前的小变形情况有较大的不同。该章写的通俗易懂,讲解令人印象深刻,公式推导简洁明了,细节处的详细推导让人能够更加容易理解。通过阅读这一章的内容,我对连续介质力学有如下的体会:
- 如何描述材料的运动和变形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通过分析变形前、后两种形态,提出一种描述这种变形的函数关系,$x=\phi(X,t)$。其中,$X$,$x$分别指的是材料点在变形前后形态下的位置矢量。然后可以引出两种描述形式,即 Lagrange 描述和 Euler 描述。根据 $x$ 和 $X$ 可以定义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在对 Euler 描述的位移和速度求时间导数的时候,引出了两种导数,即材料时间导数和空间时间导数。接着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变形梯度 $F$,$dx=F\dot{} dX$。
-
介绍了刚体转动以及坐标转换,这一点比较有意思。此时,$x=R(t)X+x_T(t)$,即 $F=R$。其中 $R$ 为单位正交阵。在坐标转换时,对向量只需左乘转换矩阵 $R$ 即可,对于二阶张量,则需要左乘转置的转换矩阵,然后再右乘转换矩阵。在 Euler 描述下引出了角速度张量 $\Omega=\dot{R}\dot{}R^T$,该张量为反对称张量。
-
两种应变度量,即 Green 应变 $E$ 和变形率 $D$。其中,Green 应变是在 Lagrange 描述下定义的,而变形率是在 Euler 描述下定义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而且都可以通过变形梯度来得到。
- 三种应力度量,即 Cauchy 应力 $\sigma$、名义应力 $P$ 和 PK2 应力 $S$。其定义分别为 $df=n\dot{}\sigma d\Gamma=n_0\dot{}Pd\Gamma_0=F\dot{}(n_0\dot{}Sd\Gamma_0)$。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应力度量,即旋转应力和 Kirchhoff 应力。这五者之间存在相互转换,如图1所示。
- 在两种描述下的守恒方程,包括质量守恒、线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以及能量守恒定律,如图2所示。其中,Cauchy 应力 $\sigma$ 和变形率 $D$、PK2 应力 $S$和 Green 应变率 $\dot{E}$、名义应力 $P$ 和变形梯度率 $\dot{F}$ 是功共轭的。
- 变形梯度的极分解以及框架不变性。任意变形梯度均可以表示为一个旋转矩阵和一个对称张量的乘积,即 $F=R\dot{}U=V\dot{}R$,$U=(F^T\dot{}F)^{1/2}$。关于框架不变性,又称之为客观率,我的理解是由于 Euler 描述中的张量在不同的参考系中需要进行坐标变换,而 Lagrange 描述下的张量不需要进行坐标变换。因而,Euler 型张量的材料时间导数不满足坐标转换条件,即不是一个客观性张量。但是,对于本构模型,其基本原理包含了客观性原理。所以,对于 Euler 型张量的材料时间导数需要考虑坐标的旋转。三种客观率如图3所示,本构模型中的应力率一般为 Cauchy 应力的各种客观率。对于旋转应力和 PK2 应力,由于两者考虑到了材料的转动,所以可以直接用于描述本构模型。
现在我对这部分内容还有很多理解不清晰的地方,这些疑问有:
- 为什么变形梯度的行列式 $J=det(F)$ 会将两种形态下的积分关联起来?
- 为什么反对称张量可以有如下的表示形式?
- 在两种描述下推导守恒方程,其目的是为何?